六年小说系列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六百七十九章 贾珩:……没见先前都已经对他阴阳怪气了吗?

第六百七十九章 贾珩:……没见先前都已经对他阴阳怪气了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傍晚时分,荣庆堂内钗裙环袄,珠辉玉丽,不时传来说笑之声,正是凤姐地声音。

贾母坐在罗汉床上,被凤姐逗地笑声不停,而下首地绣墩上,列坐着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一旁还有李纨、迎春、探春、湘云、黛玉作陪,此外还有宝玉。

因中午史鼎携夫人来访,宝玉吃了两杯酒,脸颊通红,满头是汗,贾母于是说大热天,吃了酒,再回学堂容易中暑,就让宝玉在家歇两天。

宝玉坐在下首地绣墩上,缠着黛玉说话,湘云也在一旁有说有笑。

黛玉自也没有不理,一如往常地时而说着俏皮话,时而抿嘴微笑,待宝玉从表面上看,并无什么不同。

毕竟,女人都是天生地演员,越是漂亮地女人越是演技出众,真要演,能天天修水龙头。

老太太,大爷过来了。这时,一个嬷嬷进得厅堂,笑着说着,而荣庆堂中地笑声也为之一停。

说话间,只见一个着竹青叶纹蜀锦衣袍地少年,长身玉立,出现在众人面前。

珩哥儿过来了。贾母笑了笑,看向那少年,心头不由生出一些诧异。

阖族都知贾珩是个大忙人,上午时候才去了锦衣府问事。

贾珩落座下来,解释说道:过来寻老太太说些事儿。

贾母闻言,心头更为惊讶,笑了笑问道:什么事儿?

众人也都停了谈笑,看向那少年。

贾珩放下茶盅,抬眸看了一眼黛玉,说道:老太太,林妹妹进京一晃也有些年头儿了,与林姑父骨肉分离,父女不得相见,着实苦地狠,过几天,我奉皇命去扬州公干,打算带着林妹妹到扬州与林姑父父女团聚,然后再去姑苏祭拜一下姑母。

此言一出,贾母心头微惊,而荣庆堂中众人皆是一愣,齐齐看向黛玉。

湘云惊讶道:林姐姐要回扬州了?

探春明眸熠熠,猜测道:上次珩哥哥在淮安府抗洪,不就去了扬州调兵,听说还见到了姑父,想来是见姑父念着林姐姐了。

而宝玉那张满月脸盘本来还洋溢着地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呆若木鸡,心神恍惚。

林妹妹要走了?要回扬州了,永远不回来了?

宝玉眼光发直,看样子似又要犯癔症,只是因为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黛玉要回扬州,一时间,并无人在意。

其实,随着黛玉芳龄渐长,进入豆蔻之龄,秉绝世姿容地少女,已有五六分潇湘妃子地神韵,宛如一株随风摇曳地木芙蓉,一颦一笑,明媚动人。

正如原着所言,已渐渐到了,薛蟠看上一眼,就会酥倒当场地地步。假如说宝玉以往还是因青梅竹马地玩伴儿,心底对黛玉只是从小到大地朦胧亲近心态,如今已经人事地宝玉无疑是情思牵绊。

而在没有贾珩存在地原着中,在宝钗到来地第二年,恰恰就是宝黛爱情地迅猛发展期,最终情投意合,再难分割,但......现在只是宝玉地单方面觊觎。

贾母闻言,看向下首抬起粲然星眸,眉眼楚楚,欲说还休地黛玉,轻声道:珩哥儿,这千里迢迢地,来回颠簸,玉儿地身子骨儿原就弱。

磕着宝黛CP地贾母,也不知为何,下意识就不想让黛玉回去,但贾珩偏偏说地合情合理,黛玉前来神京这般多年,至亲骨肉分离,如今也应该父女团聚,纵不论这些,已经长成亭亭玉立少女地黛玉,回祖籍祭拜一番亡母,莫非不是至情至孝地天道人伦?

贾珩道:老太太放心,这一路都是坐船过去,路上平稳地紧,再说,我原是让袭人侍侯着林妹妹一同南下地。

说着,看了一眼黛玉,坚决眉锋之下,清眸眼光温煦几分,

闪了闪,因为之前就与黛玉有所提及南下之事,故而就有使眼色之意。

黛玉罥烟眉下,那双粲然星眸闪了闪,捕捉到那一闪而逝地眼色,芳心砰砰跳了下,呼吸急促几分,转而将秋水明眸看向贾母,柔声说道:外祖母,我从六七岁时到神京,与父亲一别经年,先前鸿雁传书方知近况,自年前开始,父亲身子就不大好,我身为人女,却不能近前侍奉汤药,实在于心不安。

言及此处,想起自家身世,轻轻叹了一口气,眼圈微红,哽咽道:我现在已长大成人,也想去看看娘亲。

这话一出,自是让众人心头生出一股悲戚,至此贾母差不多再难拒绝,黛玉自六七岁进京至现在有五六年地光景,从咿呀学语地稚龄幼童,成长为豆蔻少女,无论如何有了机会也该去祭拜一下亡母。

贾珩看着这一幕,眼光失神几分,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所以,贾母地做法,他实不敢苟同,黛玉除却林如海去世,跟着贾琏去扬州奔丧,之后地活动范围完全局限在贾府以及大观园中,说句不好听话,几是如宝玉地童养媳般,父母双亡地黛玉,其存在地目地就是为了与宝玉谈恋爱,然后泪尽而亡,何其可悲?

贾母也被黛玉所言触动心神,眼眶湿润,老泪纵横,张开手臂,呢喃唤道:玉儿,我苦命地玉儿。

外祖母。黛玉轻轻唤着,近得前去,被贾母伸手搂在怀里。

众人见到这一幕,也有几分唏嘘感慨,无他,黛玉方才之言,才是真正像一个幼年丧母,长大之后地女孩儿所言。

因为贾珩在此,本来只是以母亲早亡而顾影自怜地少女,当真正道出怀念亡母地心思时,却有一种吾已壮,当返乡侍父祭母地感动。

见得这一幕,薛姨妈也拿起手帕抹着眼泪,看向黛玉。

贾珩静静看向黛玉,心头忽而生出一句诗,虽然不是很应景......吾家有女初长成。

贾母轻轻抚着黛玉地后背,宽慰着黛玉,叹道:玉儿,以往不让你回去,一来念你年纪还小,二来也是担心你睹物思人,伤心过度,如今你既有回家探望地心思,恰巧珩哥儿也往扬州去,就回家与你爹见见吧,再去姑苏看看你娘。

贾敏毕竟是贾母唯独地女儿,在心头深处自是有着分量。

黛玉泪眼朦胧,轻轻嗯了一声,一张清冷如雪地玉颜,清泪无声流下。

她有多少年没见过父亲了,又多少年没有见过娘亲了?假如不是珩大哥,尚不知何时才得与父亲团聚?

贾母抚慰着黛玉,拿着手帕擦了擦眼角地泪痕,抬起苍老眼眸,叮嘱道:珩哥儿,玉儿没出过远门,你在路上多照料照料她。

老太太你放心就是,我会好好照顾她地。贾珩点了点头,想了想,正色道:不过,老太太如是不放心,不如借我一个人,路上更好照料林妹妹地起居。

宝玉眼光微动,心头一跳,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他假如去扬州,路上也能照顾好林妹妹地。

贾母一时不解,问道:珩哥儿要借着哪个?

其他人也都看向那少年,眼光不明所以。

贾珩笑了笑,说道:老太太身边儿地鸳鸯,素来是个谨细地,我想着让她送着林妹妹一同去扬州,再加上一个侍侯地袭人,定将林妹妹照顾地周到妥帖。

凤姐丹凤眼转了转,笑着接话道:老太太,我就说老太太会调理人,鸳鸯在让她跟着服侍着林妹妹。

花信少妇说着,瞥了一眼那少年地侧脸,手帕轻轻攥了攥,目中现出思索,暗道,这是看上了鸳鸯,趁机讨要?珩兄弟地算盘,这打得宁国府都听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