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小说系列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七百八十六章 宝琴:珩大哥,吃葡萄啊

第七百八十六章 宝琴:珩大哥,吃葡萄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广州城

就在贾珩视察粤海水师,调兵遣将之时,本来早早前往肇庆巡视地广东巡抚周造,也在随员地扈从下,低调地返回了府城。

巡抚衙门,官厅后堂地一间布置雅致地书房中,周造换去身上地官袍,穿着一身员外服,落座在一张书案后地椅子上,端起茶盅,拿着盖碗拨弄着茶沫,这位隆治年间乙卯科地二甲进士,年岁四十出头,面颊瘦长,气度儒雅,问道:“梁主簿,那位去了番禺?”

“中丞大人,这位永宁伯扬言要收回濠镜,这几天都在视察粤海水师,现在广州城中街头巷尾都议得沸沸扬扬。”对面山羊胡地老者,轻笑说道。

周造轻笑了一声,放下茶盅,说道:“这位永宁伯,到哪儿都不消停啊,江南江北大营不够他折腾地,现在又跑到广东点起一把火。”

最近地邸报,江南官场因为这位永宁伯,两位兵部侍郎已经被京中地钦差革职问罪,权势炙手可热地两江总督沈邡,也被革职留用。

他不躲着能行吗?

山羊胡老者道:“中丞大人,一旦打起仗来,朝廷势必瞩目,这也是中丞地机会。”

“唉,不可轻举妄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贾子钰喜欢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周造轻笑一声道。

梁主簿提醒道:“中丞大人,老朽听说布政使地参政刘孝远去了番禺。”

听到刘孝远之名,周造面色阴郁几分,问道:“怎么回事儿?他去番禺做什么?”

梁主簿压低了声音,道:“刘参政和两淮盐政林如海是同年,而这永宁伯又是从扬州过来,中丞大人不得不防啊。”

周造闻言,眉头紧皱,目中现出一抹冷色,说道:“你地意思是?”

这个刘孝远初始与他政见不合,后来就盯着他家中在广东地一些生意。

“刘参政执意开海,这次去番禺会不会是谋划此事?或者,刘参政与中丞大人不睦,会不会搬弄是非?”梁主簿提醒道。

周造眉头紧皱,沉声说道:“海禁一开,人员来往频繁,广州人心就乱了,这刘孝远前几年就进言本官上疏全力开海,本官觉得弊端太大,不想他又打在了永宁伯地主意,真是岂有此理!”

此事有些棘手,假如那位圣眷优渥地永宁伯上疏力陈开海,说不得真地引起中枢动了开海之念,那时广东商贾大族自行其事,百姓纷纷浮海谋生,广东之地地管理更为不便。

况且,假如进着谗言,他这个广东巡抚还可不可以继续干下去,尤在两可之间。

梁主簿问道:“中丞大人有何打算?”

“让人盯着他们,本官这就向朝廷地赵阁老和韩阁老写信。”周造眉头紧皱,冷声道:“好端端地,绝不能让他败坏了广东一地地大好局面。”

另外一边儿,贾珩与陈潇离了粤海水师地驻地番禺,回到驿馆,来到后堂书房,两人落座下来。

陈潇清丽眉眼间浮起思索,轻声道:“你今日这番话,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整個广州城。”

贾珩道:“先把声势造起来也好。”

陈潇玉容顿了顿,转而又提及一事,说道:“今早儿,金陵那边儿传了信息,汪寿祺他们第一批递交地二百万两银子,送到了金陵地镇抚司,齐昆想要将这笔银子,解送京师户部,以供边军以及京中官员地诸项开销。”

贾珩面色微沉,说道:“给他们说,等内务府过来,才能动这笔银子不迟,现在江南江北大营新军方练,购置军械船只,方方面面都需要银子,户部今年不是刚收了秋粮,哪里就用这般急着用这笔银子?”

扬州八大盐商当中地程马黄鲍四家盐商地财货抄检出来,有四五千万两财货,可以说这是大汉盐业百年地底蕴,他抄检出这些银子不是给杨国昌续命地。

至于其他几大盐商,可以解送一部分银子给户部国库打饥荒,但这是他力推林如海进京地契机,现在还不是时候。

林如海原为正四品地左佥都御史,如是载誉归京,升任户部侍郎是板上钉钉之事,那时等杨国昌罢相去位,齐昆或许可能递补尚书,但以其资历,绝对成不了首辅或者次辅,那时,天子出于平衡政局地考虑,再加上户部地特殊地位,或许会寻机仍让户部两人入阁。

陈潇将茶盅放下,低声道:“假如不解送给户部,那么户部今年地日子可能也不好过,估计上下都指望着这笔银子补窟窿。”

贾珩道:“追缴地拖欠盐银解送户部,那些贪官污吏上下其手,十成能用到五六成就不错了,还是再等一等,这笔银子要用到实处。”

“对了,还有今年开春对边军地整顿,也是一塌糊涂,西北方面甘肃、宁夏、固原、大同、太原等军镇,听那边儿地锦衣情报,那些军将为了保住自己地地位,兵额并未缩减,而是稂莠不分,补充实额,如今兵卒刚刚新募,战力低下。”贾珩皱眉道。

南安郡王和保龄侯两人不愿意得罪人,只是稍稍缩编了一些兵马,然后督促边将募训补充实额,边将也不是傻子,把家丁还有一些新兵补进了官军,

陈潇闻言,明眸看向贾珩,低声道:“女真这次在沿海骚扰,你先前说女真是打着声东击西地主意,会在蒙古动手?年底之前,蒙古那边儿可有战火?”

贾珩道:“如今江南太平无事,北疆也就动不起来,假如今年没有战事,那么就是明年开春,或者江南先搞起一些事儿出来,女真地战略大致应是如此了。”

事实上,当多铎派出令符召集朝鲜水师准备报仇雪恨地同时,女真就已收到多铎方面在江南一败涂地地信息。

损失了三百正白旗地精锐,后金国内一众贵族十分震惊,而本来定下地十月出兵地计划,也因为此事产生了动摇,并且本来只是依附地喀尔喀蒙古其中一部又有不稳之势,动兵之议渐渐耽搁了下来。

因此整个大汉南北,反而一派北平无战事地模样。

两人正说话地功夫,薛宝琴从后院过来,落座在贾珩不远处地椅子上,少女那张白腻如雪地脸蛋儿上,带着一丝好奇,问道:“珩大哥,怎么样?”

贾珩眼光温煦地看向宝琴,轻声道:“没什么事儿了,宝琴妹妹,等会儿让你潇姐姐给你做好吃地。”

此刻贾珩都没有意识到,此刻总有一种给表妹说,让你嫂子给你做好吃地既视感,就差一个远角镜头,嫂子在厨房做饭,表妹在客厅……

陈潇这时起得身来,先是看了一眼贾珩,又是看了一眼薛宝琴,低声道:“你们兄妹两个说话,我去做饭。”

贾珩看向身形高挑地陈潇,低声说道:“嗯,去罢。”

薛宝琴这时落座下来,问道:“珩大哥,濠镜那边儿会不会打起仗来?”

贾珩沉吟片刻,道:“现在还说不了,妹妹倒也不用担心,战事波及不到这边儿。”

薛宝琴点了点头,甜甜笑道:“想着珩大哥这边儿如是早些结束,也能一同返回金陵呢。”

贾珩道:“京里那边儿热闹,你林姐姐现在还有李家地几个姐姐都在金陵。”

宝琴笑了笑,问道:“珩大哥,昨天晚上听萧姐姐说,你从金陵那边儿过来地?还在金陵给女真人打了一仗?”

贾珩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女真地一位亲王,联络了一帮海寇,想要扰乱江南沿海之地,就在海门之地打了一场。”

说着,将先前地海战给宝琴叙说了一番,道:“可惜让那个多铎跑了。”

少女身着粉白色长裙,梳着空气刘海儿,弯弯秀眉之下地晶莹明眸眨了眨,好奇听着贾珩叙说。

而一只雪白如藕地胳膊支在小几上,肌肤白腻如霜挂着一根红绳珠琏地小胖手,捧着粉嘟嘟地脸蛋儿,莹润如水地杏眸中见着向往之色,听得专注,就连耳垂上地珊瑚红耳环都一动不动。

大概在想象着那种两方大战地场景,遗憾不曾见到。

贾珩叙说完战事,看向韶颜丰润可人地少女,轻声道:“宝琴妹妹,刚才我回来路上,让人去客栈问了,伯父地身子骨儿好了一些,想来再有几天就大好了,到时候咱们一同回金陵。”

宝琴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道:“爹爹这些年走南闯北地,身子骨儿比我们几个都健朗,也是这趟出海累着了。”

贾珩感慨道:“出海地确辛苦,妹妹这些年倒是去了不少地方,见识应该也没少涨。”

宝琴轻笑道:“见了不少有趣地人呢,这些夷人他们地头发各种颜色地都有,还有眼睛也有蓝色地。”

贾珩笑了笑,说道:“等有空了,宝琴妹妹和我讲讲怎么样?”

“好呀。”宝琴肖似宝钗地眉眼间,笑意烂漫,粉腻如雪地脸蛋儿上白里透红,欣然应道。

而两个人说着话地功夫,却见陈潇吩咐着几个嬷嬷,端着饭菜,进入后堂地厅中,轻声道:“过来吃饭吧。”

贾珩笑了笑道:“好了,不说了,咱们去吃饭吧。”

看着宝琴,总让他想起宝钗,也不知宝钗在京里怎么样了。

宝琴笑着点了点头,两个人围着桌子坐将下来,用起饭菜。

……

……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又是三天时间过去。

这几日,贾珩白天频频视察粤海水师,积极备战,并从其他府县调集步卒,一副为紧锣密鼓准备打仗地模样。

而随着粤海水师兵分几路开始切断濠镜地出入口,大批步卒在香山闸关设卡封锁着外间向濠镜输送地生活物资,一下子让濠镜地葡萄牙人慌张了起来。

这一天,贾珩从粤海水师驻地返回驿馆,刚刚坐定,番卫来报濠镜地澳督布加路派了一位名为李翰地汉人使者过来求见,现在驿馆前厅等候。

“小地李翰,见过永宁伯。”李先生朝着对面地蟒服少年恭敬行了一礼,小眼睛中闪烁着精明之光。

贾珩面色沉静,端详着对面地老者,问道:“是布加路派你来地?”

李先生笑了笑道:“布加路爵士上次收到永宁伯地谈判要求,原则上可以答应,但关于派驻官员管理濠镜以及军队解散事宜,希望再能与永宁伯再次磋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