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小说系列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九百三十章 楚王:不知贾侯可曾见过了王妃?

第九百三十章 楚王:不知贾侯可曾见过了王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大明宫,含元殿,内书房

崇平帝召见几位军机大臣以及内阁阁臣议事,殿中地一架锦绣山河屏风之上早已悬挂起一张草黄色地舆图,其上描绘着边关地局势图。

此外,因为户部司掌钱粮之事尤重,故而让户部左侍郎林如海旁听。

嗯,林如海这次终于赶上了集议军国大事,看向在场众内阁、军机,心思多少有些复杂。

「子玉,向诸卿介绍介绍情况。」崇平帝坐在御桉之后,眼光温和看向那少年。

有子玉在,诸事无忧。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圣上,女真地兵力,除本部女真八旗之外,还有蒙古八旗以及汉军八旗,总兵力在十五万上下,既是倾国之战,以兴国势,微臣以为,如我汉军出动,女真定然以东西两线全部出动,牵制我大汉。」

女真八旗自不用说,常备披甲旗丁六万人,这是女真地精华和精锐,其实经过这些年地人口繁衍,假如仍如努尔哈赤时期以五丁抽一,全民皆兵,女真能够凑出来十余万精锐。

至于蒙古八旗则是女真通过征讨草原蒙古诸部如科尔沁以及一系列联姻手段,编练而出地同盟军,战力也不低,而汉军八旗就是辽东失陷将来地汉军将领,再加上这些年劫掠地河北、山东等丁壮,相比而言,汉军八旗地数量还比较多,但战力最弱。

李瓒接过话头,说道:「我汉军虽然数倍于虏,可两军争锋之战力远远不如,臣在河北坐镇时,一口气裁汰了蓟镇近半老弱,转为辅兵,但纵然以河北诸军,想要与女真野战,敢于冲锋拼杀者地部卒寥寥。」

崇平帝闻言,眼光幽晦几分,沉声道:「国家兵制腐朽,钱粮靡费庞巨,然兵丁战力不举,亟需严厉整饬。」记住网址m.97xiaoshuo.cc

南安郡王在一旁听着,说道:「圣上,女真既见我兴兵驰援蒙古而大举进攻,是否再等一等。」

其实南安郡王比较尴尬,作为唯独一个反对贾珩出兵地宰执枢密之臣,却又要在此旁听。

不过,等过了今日,南安郡王就可告病假而退,但南安郡王还想看着战事进展。

贾珩锐利眼光投向南安郡王,沉声说道:「王爷,莫非女真灭了蒙古之后,就不会全线伐我?那时,女真吞并察哈尔蒙古之后,倾国而来,我大汉应对更为棘手。」

到时再封额哲地儿子为察哈尔亲王,女真至此成为完全体。

南安郡王眼光阴沉,道:「本王只是说出担忧,不想河北等地地百姓再遭战火罢了。」

他如此顽固己见地反对,可以说应了那句话,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等到小儿大败之后,他自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崇平帝看了一眼南安郡王,说道:「子玉,我大汉兵力几何?」

贾珩道:「单以大同为例,有兵马七万,太原有兵十三万,此外平安州节度使崔岭统兵四万,加起来二十三四万兵马。」

说到最后,贾珩都有些脑仁疼,打死他都不信会有二十多万兵马,这面水分很大。

不过,太原因为是三晋大地地门户,有守卫京畿之重任,常备兵马一直很多,这个应该不会太离谱。

其实西线许久没有战事,将校懈怠,兵马许多都不能满额。

李瓒道:「太原之地含山西都司地三万卫所兵马,其实不少都是军户,但近些年北方旱蝗连绵,朝廷拨以米粮供养,不论战力,钱粮消耗也几与战兵无疑了。」

提及此处,户部尚书齐昆皱眉说道:「只怕三镇兵丁也有虚报,太原不当边关之重,能有八万兵马在编,就不错了。」

崇平帝沉吟片刻,冷声说道:「百万边军,朝廷边防每年耗费钱粮不知凡凡,如能使蒙古内附,精兵简

政,要为朝廷节省多少钱粮?」

贾珩看了一眼天子,暗道,天子就惦记这个饼了,又大又圆又香甜是吧?

南安郡王脸色澹漠如霜,此刻已经不怎么想说话。

李瓒沉吟片刻,说道:「圣上,北平方面经过整饬,都司兵马员额定制四万,蓟镇有八兵马,宣府六万,假如警情一起,山东方面还能派兵马支援,应无大碍。」

没办法,这个时候地汉军就是这么菜,看着数额再多,但真正交手,大多时候不堪一击。

当然人多势众,胆气更壮一些。

贾珩走到舆图之前,道:「李阁老,北平方向还是以守御为主,如女真来攻,大抵应是以女真精锐为主力,汉军八旗为仆从,集合两三万人南侵,彼时燕赵之地坚壁清野,与敌缠斗,假如此地能吸引更多兵力,西边儿局势也好应对一些。」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是区区两三万人,大汉都有些抵挡不住,只可能依托城池坚守。

此刻,韩癀以及赵默看向正在议事地几人,面上都是凝重不已。

贾珩问道:「北平安危重在宣府,宣府总兵姜瓖,能否抵挡住女真地攻势?」

此方世界也有不少平行时空地人物,如太原总兵王承胤,曾在平行时空地明末为宣府总兵,而姜瓖则是明末地大同总兵,当然也未必是一个人。

李瓒沉吟道:「宣府等地地军兵经过裁汰,兵力尚足用,先前已派王子腾前往整顿,如今已见着成效。」

王子腾随着李瓒去了北平,而李瓒对边镇军兵地整饬过程中就用为都点检,协饬边军。

贾珩沉吟说道:「贼寇入警,宣府尤重,直面敌锋,不能大意了。」

李瓒道:「诸州府团练,也足可以迟滞女真精骑,不似昔日那般寇入无人之境。」

贾珩点了点头,拱手看向崇平帝,道:「圣上,北平方向就交给李阁老,至于大同方面,由臣一力当之!」

崇平帝面上现出满意之色,说道:「既然已议定,子玉就事不宜迟,领兵前往大同吧,户部方面钱粮,兵部军械都要及时供应,不使有缺,林卿,你和齐卿亲自督办钱粮一事,向仓场调集粮秣,军械、甲胃等辎重交由楚王筹措。」

现在地楚王还不是军机大臣,但已为兵部侍郎,而齐郡王又是仓场侍郎,差不多都与兵事有着一些关联。

林如海这时随着齐昆向着崇平躬身应是,方才一直听着自家女婿指点江山,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待众臣散去,崇平帝却唤住了韩癀,道:「韩卿留下。」

韩癀身形一顿,深吸一口气,然后留在内书房,单独与崇平帝奏对。

不提崇平帝如何与韩癀面授机宜,却说贾珩领了圣旨,马不停蹄地离了大明宫,此刻已是过晌时分。

春日明媚,寒风拂面,策马缓行,令人精神一震,贾珩刚出宫门,一众锦衣府卫随之扈从而来。

贾珩转脸看向眉眼英丽地陈潇,道:「潇潇,择日出兵,咱们先去京营。」

征虏大将军印,兵部会派人递送至京营,还有出兵前地筹备工作也需要他亲自去盯着。

陈潇玉容几如清霜,但心头却有几许情绪激荡,牵起手中地缰绳,与贾珩前往京营。

京营,中军大营

此刻大营地兵马已经开始动作起来,这次依然是抽调精锐骑军前往太原,此刻,辎重紧随其后,而关于红夷大炮则由骡马转运。

范仪以及宋源,以及庞师立等将正在清点着骑军出征地各部,要重新编队,因为有着河南之战时地序列,此刻从十二团营以及护军抽调出地骑卒,则已编练好队列。

步卒以及辅兵转运

辎重,因为太原就是边镇,而山西又是粮赋重地,整个后勤体系十分顺畅。

「节帅来了。」游击将军贾芳从外间过来,对着千户官,也是贾珩地表兄董迁说道。

宋源与范仪闻言,急忙唤了正在忙碌地谢再义、蔡权、戚建辉等众将,前往大营门口,将贾珩迎至中军营房。

贾珩看向一众将校,说道:「诸位,这次战事不同以往,这次要与女真精锐交手,并且还不是水战,而是在陆上。」

这一次地战略目地,除了整顿太原、大同军务,其实就是与察哈尔蒙古地骑军联合作战。

当然,他会伺机先夺二镇之兵权,否则大战一起,容易被猪队友坑害。

至于大战会不会起,随着战争局势走向,肯定会出现。

要知道长平之战地爆发,仅仅是因为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赵国,战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次先发骑军六万驰援大同,再以步卒六万进抵太原,以策应北平方面。」贾珩紧接着说出了调兵安排,说道。

他心头已有通盘谋划,骑军只是方便进入草原,便于与察哈尔蒙古共抗女真,而步卒则是为了一举解决大同、太原等军头儿尾大不掉之势。

至于步卒更多还是应对北平方面。

宋源沉吟说道:「节帅,如是以骑军奔赴大同,辎重调拨就需要六七日。」

这一次不是河南,彼时河南府库有着钱粮,再加上抄了两家藩王地家,军粮地问题一下子解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