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小说系列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崇平帝:北伐平辽,应该就在这一二年了……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崇平帝:北伐平辽,应该就在这一二年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莱州府府衙后堂――

厢房之中,魏王则是与山东巡抚赵启单独叙话。

赵启抬眸看向那青年王者,脸上笑容热切不已,说道:“魏王殿下这次跟着卫国公,立了不少功劳。”

以赵启地年纪,其实恰恰是需要投靠新主子地需要,来日假如魏王荣登大宝,也就有了入阁地机会。

这也是陈汉皇室禁止在乾坤未定之前,任由皇子出京地考量缘故,担心在地方上拉拢官员,结党营私。

魏王笑了笑,说道:“还好,这次陪着贾子钰出征,也没有立多少功,主要是增长了不少见识,贾子钰文韬武略,让人受益良多。”

赵启恭维了一句,笑了笑说道:“卫国公地确能征善战,乃是一位不世出得名将。”

这等封疆大吏,说话地确是滴水不漏,让人各种舒畅。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朗声道:“赵中丞,自山东白莲起事以来,如何?”

赵启道:“余孽方面倒不敢说彻底扫除,但已然销声匿迹,锦衣府卫目前也在派探事详查。”

魏王陈然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得严查,赵王余孽袭杀皇室,可谓丧心病狂,决不能容许这样地人继续猖狂。”

赵启道:“王爷所言甚是,眼下,山东府卫兵马也在配合锦衣府卫,对这些歹人严厉清查,除恶务尽。”

魏王陈然轻声道:“赵中丞乃当世名臣,这些小事,应不是什么问题。”

赵启苦笑一声,摇头道:“下官碰到白莲逆党附逆作乱,真是倒了八辈子地血霉了。”

否则,以他在山东招怨推行地新政之功,此刻应该是入阁了才是。

魏王陈然道:“以赵中丞地能耐,纵是遇着坎坷,也能履险如夷,小王听说了,这次推行新政,山东方面也在全国前五之列。”

赵启唏嘘道:“可惜是戴罪之身啊。”

魏王陈然恭维道:“父皇圣明烛照,应是看重赵大人之才地。”

而就在两人叙话之时,外间一个仆人进入屋内,禀告说道:“殿下,楚王殿下来了。”

原来楚王陈钦先前去了北平经略安抚司解送一批军械,算是与边将交好,在半月之前,听到卫国公带领军兵从倭国返回,急忙带领一众扈从,自边关迅速而来。

楚王想地是,随着贾珩一同返京,自己在后方坐镇,操持军械粮秣运输地功劳,也能更显眼一些不是。

不大一会儿,楚王陈钦在一众扈从地陪同下,快步进入莱州城,然后在扈从陪同下,向着莱州府衙而去。

……

……

后院

正是傍晚时分,晚霞漫天,照射在庭院之中,恍若为亭台轩阁染上了一层金红纱衣。

贾珩此刻伸手相拥着明正天皇,轻轻噙住丽人娇小莹润地耳垂,低声道:“兴子,好了。”

明正天皇那张白嫩香肌地脸蛋儿之上,玫红气晕团团,美眸眯成一线,似沁润着幽然雾气,原地画着圈,似仍有些贪恋贾珩地温存。

闻言,轻轻哼了一声,低声问道:“贾君,没有耽误你地正事吧。”

贾珩道:“到了大汉,也没有太多其他正事。”

就在两人腻歪不停之时,却听得外间女官说道:“陛下,外间地人说,楚王有要事来见卫国公。”

贾珩伸手轻轻抚了抚明正天皇脸蛋儿上垂下地一缕秀发,道:“我沐浴一番,去去就来。”

明正天皇轻轻“嗯”了一声,道:“贾君去罢。”

贾珩也不多言,快步出了厢房,前去见楚王陈钦。

楚王陈钦此刻正在与魏王陈然叙话,哥两个一副兄友弟恭地模样。

楚王沉吟片刻,低声说道:“魏王弟这次前往倭国,可见一些新奇之事?”

他虽然没有如魏王一般在前线出尽风头,但假如没有他坐镇后方调度粮秣和军需,这场胜仗也难以打起来。

父皇应该不是识人不明之人,能够看出他在战事中发挥出得作用来,毕竟当初父皇同样不是能征善战地藩王,也一直在后方整备粮秣。

魏王陈然道:“倭国如今尚在诸侯混战之时,他们地征夷大将军,掌握统帅兵马,征讨之权。”

就在两人叙话之时,外间地仆人,说道:“卫国公来了。”

两人急忙起得身来,相迎而去,只见卫国公贾珩从不远处过来,脸上见着温煦笑意。

贾珩说着,快步而行,拱手致歉道:“让两位王爷久等了。”

他刚刚还洗了个澡,否则,回来之后,实在不像话。

不过他在后院炮火连天,让魏楚两藩在外间等着。

楚王起得身来,略有几许热切地眼光落在那少年脸上,问道:“子钰,你什么时候回京?”

贾珩道:“等这两天江南水师在莱州府暂且驻扎将来,诸事进行之后,就可前往神京。”

魏王陈然沉吟片刻,道:“子钰,这水师当如何是好?”

贾珩道:“登莱方面水师还有一些岸防军卒,暂且将江南水师驻扎此地,等再行募集、抽调五万,最好从地方卫所中提调精通水性地水卒,本来地军籍留在原卫所,临时加以补贴,能够减轻一些军费负担。”

一些地方卫所地兵丁,常年处于无事地状态,不如抽调出来,然后用为水师,也能大大缩减军费开支。

魏王陈然眼眸一亮,说道:“子钰此法甚好。”

贾珩道:“还是得精兵简政,非战时,常备兵马也要勤加操演,不能局限于兵种,还当舟船、弓马俱皆娴熟。”

其实,精兵简政有精兵简政地好处,但冗兵冗员也未必有错。

通过让社会闲散人员就业,解决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一般而言,一个人再能打,可能也不如五个人、十个人数量上地碾压差距。

这就是农民起义军动辄数十万地道理,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楚王听着两人叙话,眼光闪烁了下,心神之中,不仅就有些起伏莫名。

这一路而来,魏王跟着贾子钰究竟学了多少治国理政地能耐?还有行军打仗地谋略?

贾珩也不多言,抬眸看向两人,笑了笑道:“天色不早了,魏王殿下,楚王殿下,一同用饭吧。”

他方才为国争光,大耗体力,这会儿地确也有些饿了。

两人点了点头,然后落座下来。

楚王道:“子钰,听魏王弟说,这次在倭国,火铳利器大放异彩,女真八旗精锐一战而折损大半。”

贾珩道:“女真八旗精锐假如出城野战,我汉军水师或还忌惮几分,但偏偏据城固守,我大汉火铳之利甲于天下,彼等在城中只可能被动挨打。”

楚王点了点头,说道:“将来假如攻城拔寨,这红夷大炮能够以骡马随军而行,也就好了。”

贾珩道:“现在红夷大炮已经做轻了一些,余下就是将铳弹地威力再提升一些,军器监那边儿不能固步自封,当继续精研火器。”

等到了神京城将来,他假如没有什么事,还是将精力更多用在搞一些军工发明上。

魏王陈然默然片刻,说道:“子钰,刚刚与赵大人谈论了下,除却粤西之外,大汉诸省新政已经陆陆续续推行,清查出隐匿田亩在诸省记录在册之八成。”

粤西土司方面可以说已经开始动刀动枪了,许多宗族家老还有一些土司,根本不想交出土地,联络同族丁壮,持械与粤西以及粤东地官军械斗,为此闹出了不少冲突。

不过,大汉官僚机构自身就能解决,倒也不需贾珩这位卫国公出动。

贾珩道:“新政推行之后,国家财库丰裕。”

其实,相比军事上获取地胜利,新政之功才是千秋不易地威望之基,让他娶了钗黛。

魏王语气之中不无激动,说道:“听说自一条鞭法推行将来,去岁夏秋两税合计而言,折色白银已近两千五百万两。”

这都没有算一年五百多万两地盐课,一年六百万两地海关关税,假如再加上一些其他林林总总茶课、杂税、契税、矿税以及一些商业税。

大汉某种程度上到达了清朝康熙年间地水平,一年税收四千万两地财政收入。

离乾隆年间地岁入小五千万两还差上一些,但让过惯了苦日子地大汉君臣,一下子觉得被幸福大礼包砸中。

这样地财税收入,当真是一改昔日捉襟见肘,本来拖欠地官员俸禄也都足额发放,本来对新政地攻讦之音也都减少了许多。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财政宽裕,明年就可动兵,平定辽东了。”

记得,在平行时空地大明,前明之时地一条鞭法推行将来,清查出隐匿田地2.8亿亩,按官田五升三合五勺、民田赋税三升三合五勺而计,也就是分别0.0535石,与0.0335石,增税计一千多万石,根据明中期一两银子可购买两石米算,增加了大概六七百万两白银地收入。

假如再加上此世地摊丁入亩,可以说每年为朝廷增加了税赋到达近千万两之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